【编者导读】因为工作的调换,小编已经连续告别夜班4个多月了,昨日偶遇以前的同事,她第一句话便是:“面色好多了,斑也不明显了。”过去因为生物钟紊乱,导致小编的内分泌失调,再加上不注意防晒,脸上的斑点不但逐渐增加,而且颜色越来越深。虽然用了很多美白祛斑护肤品,但效果都不明显。
网络上传痘、斑位置与疾病的关系,其实中医没有如此细致的划分,面诊仅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手段之一,单纯面容表现无法对疾病做出诊断。
斑的种类很多,常见的色素性皮肤病有雀斑、黄褐斑、老年斑、蒙古斑、牛奶咖啡斑、日光黑子等几十甚至上百种。每一种斑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有所不同:孕期雌激素分泌会促进皮肤色素相关的激素分泌,造成孕妇容易脸上生妊娠斑;雀斑主要是遗传性疾病,一般从年幼时就开始生长,而休息不好或日晒情况等因素下会加重雀斑的颜色,严格避光可能会减淡雀斑颜色,但并不预示任何疾病;黄褐斑多与内分泌性激素失调有关,90%见于生殖活动期女性;老年斑是皮肤老化的表现,主要由衰老过程中脂质氧化成的脂褐素而成,但如果日晒过多或曾经有外伤如热油灼伤的地方,可能长斑会早一些;蒙古斑是一种先天性真皮黑素细胞增多症。而无论是雀斑还是黄褐斑,或是老年斑,都会因未经防护的日晒而加重,因为经紫外线照射后,皮肤中黑色素大大增多。
斑的成因错综复杂,每一种都可能有很多如日晒、服药、激素分泌、遗传等多种相关因素造成。如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冬眠灵、苯妥英钠也可能长出黄褐斑。绝大多数斑都是独立发病,仅与皮肤有关,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忽然长出的大片老年斑,可能与神经纤维瘤等肿瘤有关。中医认为黄褐斑与肝肾阴虚有关,而在肝炎晚期、肝癌、肝硬化、肝功能差的病人中,经常会发现皮肤变黑、发黄,同时伴有黄褐斑,所以通常也称之为肝斑,但专家表示,肝脏是否有具体疾患需要结合身体其他症状和其他临床依据判断。
许多妇女面部出现黄褐斑后,不会去找有经验的医生诊治,而是去美容院和商店买淡斑祛斑的护肤品,她们认为经过护肤品的涂抹可以帮助祛除面部色斑,而现实中很少有人能达到预想效果。因为此时的色斑是机体病变的反映,尤其是月经不调、癌症、肝硬化等病症的外在表现。如果不及早诊治,不但影响美容,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内分泌功能失调本身可以引起月经不调,也可引起黄褐斑;其他疾病也可以引起月经不调,如肿瘤、血液病、妇科疾病等,月经不调可以直接引起黄褐斑。月经失调、痛经、子宫附件等生殖器官疾病可同时伴有面部黄褐斑;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时也可产生黄褐斑;乙肝、结核、肿瘤等疾病均可能致使体内黑色素细胞活性增高,遇诱因而发病。青春期少女的垂体、子宫、卵巢等分泌器官功能失调也会产生较多的黑色素,沉着于皮肤内,所以有些青春期少女会出现形如蝴蝶的灰暗色斑。
但对于女性来说长斑不一定就是内分泌失调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如妊娠色斑是由于孕期的特殊生理状况,体内黄体酮和雌激素分泌量旺盛,分泌的黑色素增加,导致局部皮肤颜色加深;分娩几个月后,孕期色素沉着的部位渐渐褪色,不过有些女性的妊娠斑并不会完全消失。更年期妇女新陈代谢减弱,雌激素分泌减少,自身对外界的抵抗力减弱,容易长斑点,但长斑区域也不限于面颊。
总体来说,斑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但不同的斑发病机制不同,所以不是单纯与年龄、有关,比如老年斑是皮肤老化的表现,但是如果日晒过多的人或者曾经皮肤有外伤的人很容易在伤口形成色素沉淀,会较早出现斑点。
美白产品和祛斑产品的成分不同,美白产品不能用来祛斑。比如说VC葡糖苷用来美白有效,却不擅于祛斑。专家介绍各种斑的形成机制不同,需要根据斑的种类、形成的原因、先天后天因素、颜色深浅来通过激光祛斑或光子祛斑等医学美容方式或口服药来祛斑,一般的所谓祛斑护肤品无效。
人体皮肤表皮层分为五层,最底层为基底层,含有大量的可产生黑色素的黑素细胞。当皮肤被紫外线等照射,诱发大量自由基的产生、炎症因子释放、胶原蛋白损伤,此时,皮肤为了保护自己,会产生大量黑色素来吸收紫外线。受到紫外线照射时,黑色素被UVA产生的氧自由基氧化为颜色更深的氧化型黑色素,重新分布,转移到角质层,甚至形成色斑和色素沉着,晒斑可以通过激光祛斑,而雀斑就很难消除。
化妆品研发人员介绍:护肤品中可以通过使用一些成分来影响黑色素的生存,比如,对苯二酚,熊果苷,鞣花酸可以影响黑色素生成的;维生素C、曲酸、传明酸、壬二酸能够阻断黑色素传递;水杨酸,果酸可以促进黑色素代谢。中年或妊娠期女性常见的黄褐斑,全身治疗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维生素C,外用络氨酸酶抑制剂或还原剂;物理治疗可采用激光等。3%的过氧化氢溶液或者氢醌霜,或者激光治疗可以祛除雀斑,但均不能防止复发。
虽然科学研究已证实对苯二酚对祛除因日晒或激素引起的黄褐斑的功效,以及抗氧化功能,但对苯二酚不仅刺激皮肤,还有引发癌症的风险。所以对苯二酚被欧盟禁用,在美国不许超过2%使用,且需要处方。但在我国还未有禁止条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