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也愁“嫁”

作者:掌握健康      创建时间:20140120      来源:掌握健康

【编者导读】每年春节假期回家的时候,也是剩男剩女相亲的机会。昨日小编的好姐妹提前放假,一回到家乡父母就安排了相亲,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是听说对方父母有糖尿病就推掉了见面。因为我们的潜意识里总担心糖尿病会遗传,患病了就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运动,生活不方便。

糖尿病到底遗不遗传?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病因有两种:

遗传因素: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香港糖尿病联会曾进行调查并发现,患上糖尿病的市民,家人有一半机会亦会患病,而且发病时间较早。香港糖尿病联会于2008至2012年间,访问了超过1200名糖尿病患者的家族患病历史、高血压及体重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当中五成的患者,家族中有人患糖尿病,平均发病年龄约51.9岁,与没有家族史的病者比较,发病年龄提早约4年。

环境因素: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所以并非每个糖尿病患者都是遗传性的,很多没有家族史的患者很可能是“自投罗网”。很多妈妈就总怕孩子“饿着”,拼命往孩子胃里“塞”,小小年纪就成了“小胖墩”。孩子又对“肯德基”、“麦当劳”等高热量的食品情有独钟,整天抱着“饮料”当水喝。于是饮食方式不当造成的肥胖是II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发因素。

现在的孩子多是在两代人的呵护下长大,上学也有很多孩子是车接车送,孩子的运动减少。研究表明,很少体力活动的人群易发生糖尿病,缺少运动也是导致肥胖的原因之一。因此为防治糖尿病,易感人群更应该多参加运动。

糖尿病患者运动有节,防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在开始采用运动疗法前,先进行全面体检,包括检测血糖、血脂、血尿素氮、血肌酐以及心电图等,以排除禁忌症。然后,结合自已的生活习惯、工作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制订适宜的运动方案。在运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防低血糖危险:不要空腹运动,运动锻炼以餐后1小时开始为宜,避开药物作用的高峰期。随身带些糖果,发生低血糖反应时即进食。外出活动时,应携带注明姓名、年龄、住址、电话以及现用的胰岛素和降糖药物的保健卡,便于发生意外时别人及时救治。

2、防饮食干扰运动效果:不能控制饮食的糖尿病患者,单用运动疗法效果不好。所以必须在控制饮食的同时,采用运动疗法才会有效果。采用运动疗法时,应用胰岛素者,1型糖尿病患者可增加进食量,2型糖尿病患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3、防并发症加重:运动时患者出现气促、心悸应停止运动。伴有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活动后心律紊乱加重、严重高血压(血压高于180/105毫米汞柱)者要慎做运动。伴有高血压及缺血性心脏病的老年性糖尿病患者,要限制运动强度。病情较轻的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在运动时,最大心率应限制在正常人最大心率的80%~85%,活动方式应以步行等轻体力活动为宜。

此外,有严重的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或伴有肺结核病、肝病者等并发症时禁用运动疗法。有妊娠、腹泻、呕吐、不能进食情者以及血糖太高、胰岛素用量太大、病情易波动者均不宜采用运动疗法。运动应定时、定量,使血糖时刻处于平衡状态之中。运动时穿着鞋袜要柔软、舒适,有末梢神经炎的糖尿病患者足部感觉不敏感,运动时避免局部碰伤。

保护糖尿病足,最好用软毛巾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呵护好双脚与监测血糖同样重要。但在生活中,不少人在足部护理中往往不注意细节,比如用错了擦脚毛巾。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总称,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病人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足部由于神经病变,患肢表现皮肤干而无汗,角化变脆,肢端刺痛,感觉迟顿或消失。因肢端营养不良,肌肉萎缩,屈肌和伸肌失去正常的牵引张力平衡,趾间关节变曲畸形,周围血管病变,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足部皮肤温度下降,休息时伴疼痛等。主要表现为足部溃疡和坏疽,严重者需要截肢,截肢率高达40%。

据统计,随着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截肢率也越来越高,已经达到40%,其中,大部分人都是由于缺乏足部护理常识所致。很多糖尿病人中,不少节俭的老年人都会将淘汰下来的洗脸毛巾或者选择价钱便宜的毛巾当擦脚布。而毛巾用久了就会发黏发硬,如果质地太硬或者粗糙,都可能不知不觉地擦伤足部皮肤。因此,糖尿病患者洗脚后要用柔软、吸水性强的干毛巾擦脚,动作要轻,要彻底擦干,尤其是脚趾缝。另外,最好选择白色的毛巾,以便及时发现血迹或者脓包。

平时还要注意足部卫生,每天用温水泡泡脚,以促进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洗完脚后要涂一些油脂类的滋润霜,因为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干燥,特别是足跟部容易出现裂痕,可进一步形成溃疡、感染。每天睡觉前,检查一下双脚,看有没有伤口,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