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死了!蚕豆也不是谁都可以吃的

作者:掌握健康      创建时间:20150522      来源:掌握健康

【编者导读】初夏时节,蚕豆新鲜上市,不少人买回家尝鲜,但是有人却在吃了蚕豆后,面色蜡黄、倦怠无力、尿色呈酱油色,这便是“蚕豆病”。“蚕豆病”发病很突然,抢救不及时还会有生命危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蚕豆病”。

什么是蚕豆病

蚕豆病是因为蚕豆里含有的蚕豆嘧啶(一种核苷酸)会干扰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的正常运作,而后者是维持血红蛋白正常工作的关键因子,从而引起红细胞破裂,引发“蚕豆溶血”病。不过,绝大多数人体内都有充足的G-6-PD,蚕豆也只会乖乖地当好食物了。所以,只有对那些因为遗传问题而缺乏G-6-PD的人来说,蚕豆才是“危险的食物”。

根据数据统计,长江以南的省市为高发区,多发于夏初蚕豆上市时节,其中幼儿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超过一半的患者为3岁以下的男孩。

患者食用新鲜的蚕豆以及蚕豆制品,或是直接触摸到其花粉后,24~48小时内发病,表现为急性血管内溶血,出现全身不适,发热、恶心、呕吐、迅速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尿色呈酱油色、浓茶色或血色),溶血严重者出现休克、少尿、无尿、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其发病与否、病情轻重与吃蚕豆的数量无关,有时吃1~2粒也难幸免,有时吸入或接触蚕豆花粉即可发病,甚至有时乳母吃蚕豆也可通过乳汁而致病。但是并非每次接触后都会发病,也有可能数小时或数天后才出现身体不适。

蚕豆病一般病例症状持续2~6天。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导致全身衰竭,血压下降,严重点可能会致死。

不接触蚕豆是防治的重中之重

蚕豆病为G6PD遗传缺陷造成,通过X染色体隐性遗传,也有人将其定义为不完全显性遗传。女性因有2条X染色体,只要不是两条均带有病理基因,就会呈现为携带状态,不会发病。而男性一旦X染色体上带有致病基因,就会发病。目前此病暂无法根治,重在预防。

1、患有此病的孕妇和新生儿须严格按照医嘱服用小剂量的苯巴比妥,来预防新生儿核黄疸。

2、如果宝宝有病史,平时要注意日常护理,不给孩子食用或接触蚕豆的机会;就医时一定要明确告诉医生,孩子为蚕豆病患者,请医生合理用药。

3、一些中草药也不能服用,如珍珠粉、金银花、川莲、牛黄、腊梅花、熊胆、保婴丹等。

4、慎用退烧药:去痛片、阿斯匹林、使痛宁、奎尼丁、安他唑林、小儿退热栓、左旋多巴、安痛定等。

5、禁用消炎镇痛药:消炎痛、甲芬那酸、保泰松等。

6、其他禁用药物:利眠宁、甲基多巴、利福平、奎宁、氯霉素、氯磺丙脲、大剂量维生素C和维生素K等。

7、在蚕豆传粉和成熟时,避免带孩子到蚕豆地。

8、尽量少使用樟脑丸,强力无比膏(无比滴)、冬青油软膏、臭丸、紫药水、颜料等用品也应禁止使用。

9、输血是治疗此病最有效的方法,另外还需多补充水分,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以防肾衰竭或钾中毒。

优生优育,是终结蚕豆病的最有效手段

处于我国高发地区的备孕夫妇一定要注意这项检查,有利于优生优育。

1、婚检时,可以检查出未婚夫妻二人是否有该病。 

2、此病为隐性遗传,孕期检查很有必要。

3、如果父母有任一人缺乏G6PD,新生儿需要做采血检查。

4、家长可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的检查,主要包括包括血象、骨髓象、尿检查等项目。

宝宝第一次吃蚕豆时要慎吃,同时父母仔细观察孩子有无异常情况,如头晕、发热、皮肤发黄、尿色加深、精神欠佳等,马上带到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