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适宜的温度与湿度也催生了蚊子的繁殖,相信大家应该都有感触,近日蚊子明显增多,随着蚊子量的增多,登革热也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
据相关媒体称,继广东、云南之后,河南近日也发现有散发的输入性登革热病例。专家提醒,秋高气爽时节,很多人会选择外出游玩,此间很容易受到蚊虫叮咬,因此要注意做好防护。
登革热是一种由蚊虫传播的虫媒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畏寒、发热、体温在39℃~40℃,伴头痛、眼眶痛等,面、颈、胸部出现潮红,皮肤可出现皮疹等,少数病人可并发登革出血热和休克综合症。
传播登革热的主要是一种学名叫“白纹伊蚊”的蚊子,“白纹伊蚊”是我国重要的媒介昆虫,在国外被称为亚洲虎蚊,是有白斑和银白斑的黑色或深褐色蚊虫,属于“清水容器型”蚊子,俗称花斑纹,对人有很强的攻击力,
这种蚊子在立秋后会增加很多,且喜欢白天活动,而由于今年气候特殊,秋后蚊子的总量多于往年,这也是近日发生多起登革热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