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靠毅力,洗澡靠勇气的季节,上厕所也是件让人分外纠结的事。今年冬天虽然是个暖冬,但钻出被窝上厕所还是需要一定勇气的,那么问题来了,人真的会被尿憋死吗?
最近憋尿憋出病的还真不少,小陈便是其中之一。还在上学的小陈住在学校寝室里,条件比较简陋,一层只有一个公共卫生间,而他又住在里卫生间最远的那间,大学里的同学睡觉都有个习惯,先巫在被窝里看一会儿书、电影,或者聊一会天,正要入睡时,有时就会有尿意,因为冬天冷,小陈常常憋着不愿上厕所。
有一天,小陈睡觉前喝了点水,半夜就被尿憋醒,但还是不愿意起床去上厕所,后来又睡了过去,没想到第二天早上醒来想上厕所时,却怎么也尿不出来了。
他真的是被尿憋坏了吗?相关专家解释说,小陈是因为憋尿后膀胱过度充盈,引起膀胱肌肉一过性的无力,时间一长导致膀胱功能紊乱。明明很想小便,就是尿不出来,就是膀胱功能紊乱的表现之一。
冬夜憋尿憋出问题的,中老年人要更多一些。同样一个人,喝同量的水,冬天很少汗液排泄,产生的尿液就会比夏天多。中老年人的泌尿系统本来就要比年轻人弱一些,夏天他可能只需要起夜一次,到了冬天可能得起夜两三次。夜里冷,起夜还得穿衣注意保暖,很多人就嫌麻烦不愿意起床,憋一憋算了。结果憋出问题了。
临床上,憋尿引起膀胱功能紊乱的还算是轻的,女性容易因为憋尿引起慢性或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男性则容易因为憋尿引起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腰酸、会阴部胀痛,尿频、尿急。再严重点的,老年人憋尿容易诱发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病的意外、晕厥。膀胱内的持续高压还会使尿液沿着输尿管返流至肾盂,继发肾功能的损害。
所以冬夜应该养成不管有没有尿意,临睡前都要去一趟厕所的习惯,减少起夜,如果半夜被小便憋醒了,一定要果断上厕所。像小陈那样仅仅因憋尿引起单纯膀胱功能紊乱的,可以用自我行为治疗:感觉尿频尿不净时,有意识地延迟排尿,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尽量把膀胱功能再恢复到以前。如果这样训练还是没有好转,那就要到医院就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