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病”,它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总称,是一个慢性气道狭窄的过程。由于这一概念普及不够,很多老百姓听到“肺气肿”很紧张,对慢阻肺却不在乎。其实,该病现在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四大高死亡率疾病之一。它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而且呈进行性发展,甚至引发全身效应。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高达9%~10%。
引起COPD的危险因素包括个体易感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影响。某些遗传因素可增加COPD发病的危险性,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吸烟是COPD最常见发病因素,还有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刺激、大气污染和感染等。
呼吸道感染是COPD发病和加剧的重要因素,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可能为COPD急性发作的主要病原菌,病毒也对COPD的发生和发展起作用。COPD多于中年以后发病,好发于寒冷季节。春天乍暖还寒,各种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呼吸道感染频发,因而容易出现COPD急性加重。预防呼吸道感染格外重要,所以应积极防治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呼吸系统感染;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清洁卫生,常洗手。此外,最基本的就是戒烟、远离烟雾和其他污染物对肺的长期刺激和损害。
研究指出,大多数COPD患者都存在呼吸道症状,其中气短或呼吸困难是其标志性表现,也是引起患者焦虑不安的主要因素。但存在部分无症状的COPD患者,且COPD早期无症状患者占较大比例。虽然呼吸道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加重,但这一过程发生得很慢。因此COPD在早期容易被漏诊。所以更加要重视避免COPD高危发病因素、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同时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