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合不合适,只有心知道。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日常生活中,除了睡觉,我们都离不开鞋子。鞋子不止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也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
正常人步行,鞋跟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磨损,而且磨损位置多集中于后跟外侧,这与走路姿势有关。这是为了保持更好的平衡性,大多数人走路时脚掌呈轻微的外八字形,从而造成了后跟外侧作为着力点,带来了被动磨损。
通常情况下,如果新买的鞋子,半年磨掉20%以内,一般视为正常的。如果3个月内就磨损掉20%-30%,基本上可以判断是身体上出现了问题。
1、鞋底外侧磨损
鞋外侧磨损严重可能由于高弓足让体重过多倾向于脚外造成。
这种走路方式容易导致关节扭伤和损伤,长期的受力不均也会导致膝盖外软骨的磨损,引发关节炎。这种方式也会给髋骨施压,导致坐立时骨骼疼痛。
建议:咨询足科或骨科医生,进行步态练习,养成正确的走路姿势,进而让骨骼结构得到纠正。
2、鞋底内侧磨损
如果内侧的鞋跟出现明显的磨损,这可能由膝内翻或扁平足造成。
这种走路方式也会导致前骨盆倾斜,进而腰背部疼痛。
建议:平时进行步伐训练,并且在鞋内垫上舒适的鞋垫,让步伐更稳健,身体更轻松。
3、大脚趾外侧磨损
大脚趾外侧磨损多由于拇外翻造成,即大脚趾和足部相连处的关节倾斜超过15度所致。走路时,这些患者会倾向于脚跟过早抬起,将过多的压力施加给大脚趾。
拇外翻通常是先天造成的,也可能由于脚尖长期朝下伸展造成的,如久坐,经常穿高跟鞋等。拇外翻会造成鸡眼、起老茧,并在脚底长黄色死皮。
建议:在鞋中放双柔软的鞋垫,少穿鞋面过窄、鞋跟过高的鞋子,平时经常缓慢舒展小腿肌肉,活动脚踝,放松跟腱。
4、脚趾处磨损
如果鞋面上清晰可见大脚趾或小脚趾顶出来的痕迹,说明你的脚掌比较宽大,鞋子又太小。此外,鞋子太小还会导致嵌甲或爪形趾。
建议:平时多穿鞋头宽松的平底鞋,让脚趾在鞋内自由活动。
5、鞋口磨损
这种情况多由于鞋子太大造成的,走路时,脚为了适应过大的鞋子,时常摩擦鞋口,造成鞋口内侧的磨损。
反复摩擦会造成脚跟起泡,足底筋膜炎等,由于前脚掌过度用力,还会导致胫骨和小腿的急性疼痛。
赶快回家看看自己的鞋子是否有上述现象。如果是因为走路姿势导致的鞋子磨损,就纠正自己的走路姿势。如果是身体状况问题,就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就医检查。
参考资料:
1、看鞋底磨损知晓健康情况? KK健康
2、鞋底磨损和身体状况相关 生命时报
编者/雪娇;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