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百步走,真的活到九十九?并非人人都适合

[ 作者:掌握健康 创建时间:20170315 来源:掌握健康 ]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是一句广为流传的长寿谚语。但从消化角度来说,这条谚语却并不科学,因此这些年又有了“要想活到九十九,请你饭后不要走”的说法。

哪些人需要饭后百步走?

适合平时活动较少,特别是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也适合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

这些人如果饭后散步20分钟,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等。

这个“饭后”是在进食完 20~30 分钟以后,而并非指饭后立即散步。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食饱不得急行”。饭后百步并不提倡饭后急行,而是缓行。

哪些人不能饭后百步走?

1、患有胃病的人:体质较差特别是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非但饭后不宜散步,就连一般的走动也应减少,反而要在饭后平卧10分钟。因为饭后胃内食物充盈,此时进行直立性活动,会加重胃的负担。

2、患有冠心病的人:患有冠心病的人,进食后立刻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有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建议饭后先按摩腹部,休息半小时再散步,每次半小时,步速不要过快。

3、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的人:饭后最好静坐闭目养神10—30分钟再散步,马上散步易出现头晕乏力,甚至昏厥。

高血压患者散步时上身要挺直,否则可能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走路前脚掌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否则会使大脑处于不停振动中,易引起头晕。

4、贫血、低血压的人:饭后大量血液都供给胃部了,散步时很容易造成脑部相对缺血,出现头昏、目眩,甚至昏厥,这类人可选择早起散步。

为什么不倡导饭后百步走?

▶饭后百步走,食物难消化。

如果餐后马上散步,血液需运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肠的血液供应就相应减少,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

▶饭后百步走,营养难吸收。

餐后散步,胃部在活动中快速蠕动,把没有经充分消化的食物过早地推入小肠,使食物的营养得不到充分的消化与吸收。

▶饭后百步走,易诱发疾病。

饭后散步,延缓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坏了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

饭后散步对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糖尿病、慢性食道病以及进行过胃部手术的病人也很不利。它有可能导致心绞痛,加重头晕,上腹饱胀不适,体位性低血压、早搏、心动过速,以及阵发性房颤等。

如果在冬季,就餐环境室内外温差较大,在瑟瑟的冷风刺激下行走,汗腺及皮下组织中的毛细血管骤然收缩,容易引起风寒头痛,还加大了心脏的供血负担。

饭后应该如何走?

饭后不适宜马上运动,应该先休息10-20分钟左右。如只散步,饭后半小时即可;如大步快走,需饭后一小时。

饭后走路时间20分钟到1小时,不可急步快走,以缓慢、舒适为宜。

参考资料:

1、饭后百步走有什么危害 新浪健康

2、如何理解“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搜狐健康

3、饭后走一走,应该怎么走? 搜狐健康

编者/雪娇;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