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面临的重要问题,WHO规定65岁以上称为老年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7%称老龄化社会,达到14%称老龄社会。
2015年,中国总人口数量超13.6亿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2.1亿。
因此,老年跌倒、谵妄、痴呆、抑郁、尿失禁、多药并用和药物不良反应等老年综合征已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最严重的问题,它成为老年人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医学上,跌倒是指突发的、不自主、非随意的体位改变而倒落的状态。跌倒包括以下两类: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同一平面的跌倒。
进入老年期后,由于身体功能减退或疾病等原因,老年人极易发生跌倒,而且往往后果严重。但老年人跌倒常被人们忽视,被认为是衰老的正常现象。
引起老年人跌倒的常见原因
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原因常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概括地讲,有下列多种因素:
一、生理因素
1、随着年龄的增加,跌倒的发生率增加;
2、老年人运动系统功能下降,运动、感觉、反应速度、分析判断能力降低,容易发生跌倒。
二、疾病因素
1、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有帕金森病、老年痴呆及脑卒中;
2、运动系统疾病:常见的有严重的关节炎,肌力减退,使用腋拐、假肢,骨质疏松,颈椎病等;
3、循环系统疾病:如心律失常性晕厥、血压过高或过低、症状性低血压、快速心律失常等;
4、五官功能缺损:老年人视听觉功能减退,增加跌倒机率。
三、药物因素
多种老年常用药物会增加跌倒的发生率。如:镇静药、扩血管降压药、利尿剂、泻药、解热镇痛药、降糖药和化疗药等。
四、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老人跌倒多发生在卧室,门口、浴室、厨房、楼梯等地方;乱放的杂物、不平、湿滑的路面和照明不足是公共场所跌倒最常见的原因。
五、心理因素
许多老年人“不服老”,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对危险认识不足或由于不愿意麻烦别人,对辅助工具多有排斥心理,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六、其他
如穿着过长的衣裤,穿不合适的鞋子或鞋底不防滑,都是跌倒的相关因素。
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措施
1、对于患有脑血管病者, 应指导其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加强肌肉力量, 必要者可拄拐杖, 或由人搀扶。
2、老年人应避免过快地变动体位和长时间站立,日常生活起居做到“3个30s”,即醒后30 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
3、对于眩晕症及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除药物治疗外, 在起床、转身、下蹲等动作时宜缓慢。对失眠的老人,家人应帮助其查找失眠的原因, 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 尽量不用或少用安眠药。
4、对于生活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应给予改善和整理,。如室内光线问题,可更换灯泡;随时整理物品, 保证老年人活动和行走的范围内无障碍物;;地面保持平整、干燥;;楼梯台阶陡峭的地方, 老年人应注意慢行, 把住扶手或由人搀扶等。
5、老年人衣着不宜过长过大, 鞋子大小应合适, 不宜穿硬底鞋, 走动时应穿合脚的布鞋, 尽量不穿拖鞋。
6、行走不便时借助辅助工具,如拐杖、助行器、轮椅等,以防跌倒。
参考资料:
引起老年人跌倒的常见原因有哪些?搜狐健康
预防老人摔倒,我有妙招 邵逸夫医院骨科公众号
关爱老年人,预防老年人跌倒
编者/雪娇;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