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这些都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此外,端午节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在端午习俗中就有隐藏着许多养生小知识。
饮雄黄,不宜多饮防中毒
雄黄,作为药用,历史悠久,其药性辛苦、温,有大毒;归肝、胃、大肠经;主要是外用于杀虫、解毒,治疗痈肿疔疮、湿疹疥癣、蛇虫咬伤。
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加热后经化学反应变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
众所周知,砷是剧毒物质,毒性极大。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水样大便,便中带血,同时伴有肝、脾、肾功能损害,血压下降和循环衰竭,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意识模糊、昏迷等。
外用则不宜大面积涂擦及长期持续使用。市民不要图新鲜喝雄黄酒谨防中毒。
吃粽子,肠胃不好要忌口
从养生学角度看,粽子也是药膳的一种。
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作为食品包装,其具备天然和无污染的特性,因此,被当今营养学家称之为天然绿色食品。
然而,粽子清香糯滑,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所以,粽子美味却不宜多食,胃肠不好以及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人群建议少吃粽子。此外,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对吃粽子引起的肠胃道消化不良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插艾草,过敏体质者勿跟风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但过敏体质人群要谨慎跟风,别因驱蚊而勾起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此外,若蚊蝇数量并不庞大,不一定要插艾草,采取紧闭室内门窗或开纱窗通风等措施即可起到防蚊蝇、去除病毒和细菌的效果。
赛龙舟,锻炼身体防暑热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
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夏季养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所以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
划龙舟能使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通调气血循行,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端午节时赛龙舟虽是一项很好的户外体育活动,但不是所有市民都能参与。建议此时多去临水的地方做大步走、慢跑等运动,或进行游泳等亲水运动,同样可达到健身效果。在相对凉爽的临水环境中运动,即能达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受暑热的伤害。
编者/雪娇;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