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昼热夜凉,温差还是比较大的。如何才能平安度过疾病多发的“多事之秋”呢?且看小编从以下方面为您一一支招。
1、起居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意思是说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不要刚见冷就穿太多,适当地捂一捂或冻一冻,以适应气温渐变、增加抵抗力,有益于身体健康。但“春捂”和“秋冻”都要因人而异,须适度而不可盲目。
入秋后常会出现的感冒小高峰,就跟一些人不分身体状况“冻过头”有关。一般而言,进入十月中旬就应该及时加衣保暖。老弱体虚的人群,起床后要适当添件薄衣,护好腹部、手、脚、肩等部位,晚上睡觉也应盖好被子。特别是心脑血管病、老慢支、关节病患者更须注意防寒,以免旧病复发。
2、饮食
时下虾肥蟹黄、螺鲜鱼美、蔬果丰收,应节食物琳琅满目。但在大饱口福的同时,也要兼顾个人体质,预防燥热。饮食宜以清润为主,少吃辣椒等燥热的食物,多吃梨、柚子、苹果等时鲜蔬果。
3、防病
秋季很容易发生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病。由于小儿患上腹泻更常见,建议家长少带孩子到人多、不干净的公共场所,日常注意保持清洁,降低感染的风险。
此外因昼夜温差较大、空气中弥漫花粉,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哮喘等疾病。慢性病患者应特别注意饮食防燥和适当保暖,多喝水、睡眠要充足,必要时可早晚用盐水漱口或喝点淡盐水。可使用加湿器,并定时开窗,增加新鲜空气对流、保持室内通风、干净,皆可有助于预防上呼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