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天,很多人的面部、鼻尖、耳朵、手指、脚趾、脚跟等处会出现紫红色肿块,严重的可发生糜烂、溃疡,并伴有瘙痒、灼热或刺痛的感觉,到春季气候暖和时,皮损症状自然缓解,这就是冻疮。多见于儿童、妇女和老人,以及对寒冷敏感的人。
冻疮是机体受到寒冷侵袭后,发生在末梢部位的局限性红斑炎症性疾病,在气温10℃以下的湿冷环境中易发生。
冻疮虽不是什么大病,但它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困扰与不便。要想摆脱它的困扰,南京市鼓楼医院皮肤性病科包军关键在于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避免或减少生冻疮的机会。
2、注意营养,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可多进食一些温热的食物,如牛羊、狗肉、生姜等的,也可适当地吃些阿胶之类的滋补品。
3、入冬后注意全身及局部的保暖和干燥,手、足、耳朵等处更要注意,出门时戴好手套,穿厚袜、棉鞋、戴耳套等,鞋袜潮湿后,要及时更换。
4、穿宽大舒适的鞋袜,避免局部受压引起血液循环不畅。
5、此外,受冻部位避免马上用热水浸泡或在火上烤,因为受冻以后,皮肤已经缺氧了,如果温度突然升高,患部皮肤组织细胞更需要氧气,使细胞缺氧得更厉害,促使受冻皮肤变性和坏死,有了冻疮也千万不要烤火或用热水浸泡,以免发生更坏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