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天就是今年的教师节了,每当此时,园丁们的健康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颈椎病、胃病往往被作为教师职业病而广受关注,而“咽喉炎”——这个一直困扰着许多教师的问题却总被忽视。殊不知,咽炎并非小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对健康危害将会非常严重。
据教育部最新统计,60%以上的教师患有咽喉疾病,约合780万人,庞大的数字表明,教师咽炎的防治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以前的教师由于经常受到粉笔浮尘的刺激或者用嗓过度而导致咽喉发炎。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现在教师授课已经大部分不需要粉笔板书,但是教师咽喉炎的患病率仍然居高不下,这主要和发音方法不当有关。发音是声带前中1/3处粘膜振动而发,如果过度振动或受到炎症、病毒的感染,就容易导致声带充血水肿引起声音嘶哑引发咽喉炎。因此,掌握正确发声法是预防教师咽喉炎的首要措施。利用头腔共鸣,将自己的声音变得洪亮,用这种方式讲话,一连几个小时都不会感到累的。
大家会觉得慢性咽炎是个头痛的病,老治不好。医生们发现慢性咽炎久治不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急性期忽视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二是滥用药物尤其是抗生素,使咽喉部正常菌群失调,引起细菌耐药,给后续治疗带来困难。
教师这职业,经常会出现咽炎反复发作,一犯病就自己买点咽喉片吃吃,稍微好点就停药。其实这是不好的习惯,药物的选择讲究对症,用药不对症,不但起不到效果,还会损害身体。此外,在症状缓解之后最好不要马上停药,再多服几天可以更好地巩固病情。
除用药外,还要用好习惯“赶走”咽炎。教师要掌握用声技巧,注意发音方法,注意多饮水,戒除烟酒。平时要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此外,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让劳累一天的发音器官得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