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专题
蚊子转战秋天,来势凶猛 2013/09/19

【编者导读】最近网络上盛传秋老虎“归隐”,秋蚊子“横行”,告诫大家小心防范蚊子叮咬。登革热近期也在全球范围内呈现爆发趋势,国家卫生计生委也发出通知,要求有关省份针对经伊蚊传播的登革热高度警惕,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防范疫情输入、扩散。同时提醒大家中秋、十一假期南方出游更需小心登革热。

查看详细>
坐着不动,小心“电脑血栓症” 2013/09/16

【编者导读】近日杭州某报报道某IT男连续工作一周,每天在电脑前工作超过12小时,连续久坐不动竟然引起左下肢深静脉血栓。近年来常有关于办公族、学生等因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不活动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案例,甚至有人将其称为“电脑血栓症”,随着深静脉血栓的多次报道,大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越来越重视。那么到底什么是深静脉血栓呢?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它?

查看详细>
黄曲霉菌再现筷子上 2013/09/12

【编者导读】生活中常常听到亚硝酸胺、大肠杆菌、黄曲霉菌等致病菌出现在我们身边,影响人体健康。最近媒体中掀起一阵“筷子致癌”的风浪:超期使用的筷子上会滋生某些霉菌,严重发霉的筷子会有“黄曲霉菌素”,可诱发肝癌。这些是真的吗?筷子上为什么会有霉菌?超期使用的筷子真的能致癌吗?

查看详细>
精油芬芳,神秘力量 2013/09/09

【编者导读】近日赣州晚报报道一女士网购精油隆鼻引起皮肤过敏。精油除了被大家熟知的美白、瘦身、丰胸等功效,还有隆鼻的功效吗?除此你知道它还有什么功效吗?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精油吗?

查看详细>
寒流南下 风湿病患者小心防护 2013/09/02

【编者导读】未来几天随着冷空气和强热带风暴的双重夹击,南方城市气温普遍下降,进入秋雨绵绵的夏秋季节过渡期。在大家为炎热的夏季退出舞台而狂欢的时候,有一群人却要小心防护了。风湿病病人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进入秋季后风湿病易复发和加重,因此,有经验的风湿病病人已经开始注意气候与环境因素的变化了,及时做好预防。

查看详细>
你晕车吗? 2013/08/26

【编者导读】“哎呀!好脏,快离远点!”公交车后面有位中年妇女大叫,原来是有位乘客晕车没有忍住直接呕吐在车厢地面上。很快那种腐蚀的气味传到前车位,瞬间小编也有点晕车了。柏林内科专家哈利勒博士指出,晕车是相互矛盾的神经信号的反应现象,这种现象随着乘客离开交通工具便结束了,据称,仅有10%的人不晕车。

查看详细>
胃癌缘何高发?千万别用身体去拼命 2013/08/19

【编者导读】胃癌的发病率在众多恶性肿瘤发病率是名列前茅的,由于胃癌早期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一般不会发觉。即使有轻微的症状反应,如胃痛、胃酸、胃胀等,多数只会当作普通的胃病加以处理。一旦有明显症状时,病变可能已经属于晚期了。而饮食不科学、不规律是引发胃癌最主要的原因。

查看详细>
母乳是宝宝的最佳食品,应喂养至1岁后 2013/08/12

婴儿最好食品是母乳,母乳不仅与婴儿体温一致,是具有最适宜温度的食品,母乳中还含有婴儿容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多种免疫物质和牛磺酸等,且比例恰当,这些营养物质对婴儿快速发育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只有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家庭才考虑采用人工喂养。

有一个很普遍的误解是,母乳8个月(或6个月,10个月,或1岁)之后就没有营养了。这是非常错误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产后最初几周妈妈的乳汁是初乳,之后就进入成熟乳阶段。成熟乳的营养成分在整个哺乳期都是比较稳定的,不会因为月份增加、妈妈来月经之类的原因而降低质量。6个月后,宝宝对营养的需要逐渐多样化起来,因此需要添加辅食了。辅食和母乳,都是6个月之后的孩子必需的。

那么1岁以上的宝宝呢?奶,仍然是必需的,尽管不再是主要的营养来源。WHO最新资料表明,1到2岁宝宝的总能量需要为894千卡,其中346千卡的能量需要从母乳或配方奶中获得,而另外548千卡的能量需要从辅食中得到。断了母乳,还是得吃奶粉或者鲜牛奶。从营养角度看,仍然是舍弃最优,反取其次。而且,虽然配方奶在维生素、微量元素、酶、脂肪酸等重要营养上远远次于母乳,但在加工时却保留了牛奶中蛋白质、脂肪、能量高的特点,所以吃配方奶比吃母乳更不容易饿。宝宝喝了太多的奶粉,反而没有胃口再吃别的东西,不愿意再吃那些有营养的饭菜。或许宝宝的体重增加仍正常,但是这样的饮食结构并不均衡。

查看详细>
肉毒毒素毒性强烈,但整体威胁应该有限 2013/08/12

首先可以确认,这次恒天然乳粉污染和召回是一起全球性事件。除去供应给中国企业外,澳大利、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国甚至包括新西兰的企业在内,都接收了恒天然被污染的乳粉并用于进一步生产。新西兰国内就有两个品牌的产品需要下架召回。污染事件在新西兰国内同样也引发了消费者激烈不满。

这次事件之所以反响这么大,原因在于样本中检测出的污染物是肉毒杆菌。在19世纪有“香肠之毒”恶名的肉毒杆菌(因为经常在肉质类罐头中被发现),在厌氧环境中可产生外毒素,即肉毒毒素,这是目前发现的毒性最强的毒物之一。其中A型毒素毒性极强,它能破坏一种名为SNAP-25的蛋白质,从而切断神经细胞间的通信使肌肉麻痹。肉毒杆菌A型毒素的这一功能已被用于治疗斜视和肌肉痉挛、消除皱纹等。

但人一旦摄食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食品后,会出现视觉模糊、呼吸困难、肌肉乏力等症状,如病情严重可能导致死亡。

然而,食品安全领域有句话说得好,“离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尽管肉毒杆菌作为不应有的污染物根本就不该检测出来,但评价这次污染事件的严重程度仍然离不开讨论剂量。恒天然公司并没有给出样本中肉毒杆菌的浓度有多少,不过恒天然公司CEO西奥•史毕根斯表示“人类感染的机会相当低”。因此,污染细菌的浓度和剂量应该有限,而且史毕根斯还称娃哈哈等下游的合作伙伴对原料进行进一步加工时,有办法杀死细菌。

查看详细>
“洋奶粉”神话破灭,母乳喂养更健康 2013/08/12

【编者导读】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新西兰“恒天然”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受肉毒杆菌污染,事件影响在香港进一步扩大,香港卫生署6日表示,有5人表示幼儿进食牛栏牌问题奶粉后,分别出现轻微不适,例如发烧、拒食、困倦及乏力等征状。在国外奶粉品牌频繁遭遇质量问题的曝光下,贝因美、伊利和光明乳业这些国产奶粉有机会顺势而上、重树形象,消费者应该更理性地认识奶粉品牌。

查看详细>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